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学工动态 > 正文 学工动态
    【勤工助学·青春自砺】梁凯鑫:在机械轰鸣中雕刻成长
    发布者:焦月 审核人:刘静萍 编辑: 来源:学生工作处  日期:2025-07-02 11:56:23

    在实验室的器械微光里,在设备调试的专注神情中,有一群同学用双手守护着知识落地的桥梁。他们在维护仪器中沉淀匠心,在服务科研中打磨本领,让勤工助学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。本期走进智能制造实验室勤工助理梁凯鑫的故事——

    梁凯鑫: 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

    在机械与责任之间打磨时光

    站在智能制造实验室的落地窗前,看着数控铣床在程序指令下精准运转,我总会想起第一次触摸车床时掌心的震颤。作为22级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,我的勤工岗位是维护铣床、车床、3D打印机等设备,同时负责实验室环境管理。这里的每一台机器,都是我成长的“教科书”。

    从“手足无措”到“游刃有余”

    初入实验室时,面对复杂的设备参数和精密的操作流程,我如同“闯入森林的新手”。带教老师王工手把手教我调试车床转速、校准3D打印机喷头精度,甚至连螺丝刀的握持角度都耐心纠正。记得第一次独立维护铣床时,我盯着报警灯闪烁的屏幕紧张到冒汗,最后在王工的指导下,花了3个小时排查出是导轨润滑不足的问题。那次经历后,我偷偷把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记满了整整一本笔记本——如今这本泛黄的本子,成了我最珍贵的“实战手册”。

    当“绩点”遇见“机器”

    连续两年绩点专业第二的我,曾以为课本知识就是全部。但在实验室的日子让我明白:理论要“落地”,必须穿过“实践的针眼”。去年备战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时,恰逢实验室承接校级科创比赛设备保障任务。我白天泡在车间调试3D打印机,确保参赛同学的模型能精准成型;晚上在自习室啃专业书,用设备维护中遇到的传动比问题反推课本知识点。当看到自己维护的车床助力同学拿下科创赛一等奖,当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证书的那一刻,我忽然懂得:“双肩上的责任,原来可以让成长的齿轮咬合得更紧密。”

    最珍贵的“机械哲学”

    在实验室的300多个日夜,我见过凌晨1点还亮着的设备检修灯,也感受过调试成功后团队击掌的温度。维护3D打印机时,我学会了“耐心是精度的前提”——就像打印复杂模型需要逐层堆砌,成长也需要在重复的细节中沉淀;整理工具柜时,我懂得了“秩序是效率的基石”——每一把扳手的归位,都是对下一次使用的尊重。而最深刻的领悟,是看到自己维护的设备助力学弟学妹完成课程设计时,忽然明白:“勤工助学的意义,从来不止是‘做事’,更是成为知识传承链条上的一颗‘螺丝钉’。”

    此刻,指尖划过车床冰凉的金属外壳,看着自己标注的“定期润滑”贴纸在灯光下反光——这个曾让我紧张到屏息的岗位,早已成为我大学时光里最滚烫的注脚。勤工助学教会我的,不是简单的设备维护技巧,而是在机械轰鸣中听见成长的声音:当你为热爱的事业弯腰调试,当你在责任与学业间找到平衡,那些流过的汗、踩过的坑,终将打磨成属于自己的“智能制造”——关于青春,关于担当,关于在平凡岗位上雕刻出的不平凡光芒。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
Baidu
kaiyun.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