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学校在科研项目立项工作中取得跨越式发展,项目数量、质量、层次及经费实现全方位突破,学校科研创新实力显著提升。
规模数量双突破
2025年上半年,学校科研项目立项数量达105项,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7倍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自治区级项目立项19项,较2024年同期翻了一番;市级项目立项数量实现爆发式增长,从2024年的5项跃升至78项;横向课题立项7项,较2024年实现显著提升,彰显校企合作深度拓展。
科研经费总额较2024年同期实现几何级增长,2025年上半年达2166.6万元,增长380%。其中,自治区级项目经费达852万元,增长超15倍;市级项目经费达1330万元,增长269%,为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质量层次双飞跃
2025年,学校科研项目质量实现里程碑式跨越。首次3个项目同时入选“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(科技支撑东北振兴)”,2个项目获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基金项目,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总金额突破百万,标志着学校在自治区级重点科研项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;市级项目类型多元化,涵盖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项目、重点研发计划、标志性创新团队等,体现学校科研梯队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。
学校于2月正式获批“能源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”,这一成果标志着学校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方面迈出关键一步,实现了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,为自治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。
创新生态持续增强
在巩固传统科研领域的基础上,学校积极拓展横向课题合作,2025年横向课题立项数达7项,较2024年增长6倍,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协同创新,为地方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科研体系协同发展,形成创新合力,科研项目覆盖全校多个学科领域,科普工作全面铺开,立项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推广项目1项,各学院协同发力,共同推动学校科研水平整体跃升。
未来,学校将进一步优化科研布局,强化有组织科研,力争在国家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上取得新突破。